首页

sm女主免费视频

时间:2025-05-28 12:17:34 作者:“海外正品”竟是国内镀金?警惕直播间“低价正品”陷阱 浏览量:45319

  中新社昆明3月2日电 题:“我们记得,他们便永远活着”

  ——纪念滇西大反攻80周年

  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

  为纪念滇西大反攻80周年,“重返滇缅战场 讲好云南故事”大型公益讲座2日在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举行。80多年前,为保家卫国,10万中国远征军从昆明出发;今天,众多老兵后代、学者、公益人士回到这里,回望历史,致上敬意。

3月2日,为纪念滇西大反攻80周年,“重返滇缅战场 讲好云南故事”大型公益讲座在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举行。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

  亲历滇西大反攻的抗战老兵和回国抗日的南侨机工,大多已远去。但以华侨大学教授林少川、二战田野调查学者戈叔亚、“老兵回家”发起人孙春龙,以及关爱老兵志愿者王海燕等为代表的无数后来者,用不同的讲述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信念——历史不会被忘记。

  在著名侨乡福建泉州双阳华侨农场长大的林少川,花了半生时光抢救整理大量一手资料、采访百余位南侨机工及遗属,出版了《陈嘉庚与南侨机工》《烽火赤子心: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》等著作,“重拾”南侨机工抗战史。

  “新婚之夜,12点的钟声响起,刘瑞齐把手表、结婚戒指、钥匙等都留了下来,一步一回头,告别熟睡中的妻子;身高一米七的李月美女扮男装回国抗日,直到翻车受重伤才被人知道是女郎,被誉为‘当代花木兰’……”林少川的分享,勾勒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南侨机工形象。

  这些海外赤子放弃原本平静的生活,在滇缅公路上大规模运输抗战军需物资、抢修运输车辆,人人都要闯险路关、雨季关、瘴疟关、空袭关四个“生死关”。他们中有1000多人将生命奉献给了这条“抗战生命线”。

  “2022年10月29日,最后一位南侨机工蒋印生与世长辞。如今,世上已无南侨机工,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。”林少川说。

  40余年来,戈叔亚走遍了松山、野人山等所有滇缅战场,寻找历史的真相。其间,促成中日老兵昆明会面、老兵遗骸回家等活动。

  戈叔亚分享称,在中日老兵昆明会面中,看到昔日厮杀的双方坐在一起交谈,甚至拥抱在一起,他感慨万千。当遗留在缅甸的老兵接过他带过去的黄河泥土,直接塞进了嘴里哭笑着说“好吃”,他理解了何为“家国情怀”。

  戈叔亚说,“最初,我无意中走进正在修缮的腾冲国殇墓园,被密密麻麻的烈士墓碑所震惊,从而走上寻找远征军的路。借由调查这段历史,我走进了历史,也改变了自我。”

  2008年,还是记者的孙春龙也走进过腾冲国殇墓园,站在墓碑簇拥的小团坡下,泪流满面,从此发起“老兵回家”公益活动。至今,在全国各地志愿者的参与下,他们找到上万名抗战老兵和1400多具抗战阵亡将士遗骸,帮助300多个家庭找到了在战争中失散的亲人。

  “改变看得见。”孙春龙称,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历史被更多人铭记,大家也开始反思战争,明白了为爱止戈,“这是最好的纪念”。

3月2日,为纪念滇西大反攻80周年,“重返滇缅战场 讲好云南故事”大型公益讲座在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举行。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

  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,全国有上万名志愿者加入到关爱抗战老兵的队伍中。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幸存老兵送上关爱,或捐赠财物,或亲身照护,或帮助修缮房屋……让老兵们的生活有了改善,精神上得到了满足。

  来自长沙的王海燕,就是上万名志愿者中的一员,她照顾过20余位老兵。和老兵的互动,让她深刻感受到“历史回到每一个人身上”。

  “当我问爷爷们为什么要去打仗的时候,几乎每位老兵都回答我:‘为了你们和子孙后代不用打仗’。”王海燕说,这也是铭记历史的真正意义。

  讲座现场只能容纳700人,一票难求,不少人从外地赶来却未能入场。“我们记得,他们便永远活着;我们继承的不是功勋,而是精神。”南侨机工后代汤晓梅说。(完)

【编辑:李骏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极具未来感!红旗金葵花概念车亮相北京车展

董晶菁告诉记者,创店之初,陆上团队考虑到南昌的独立书店并不是很多,如果能在南昌开一家与众不同的独立书店,那么就可以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惊喜感。

(中国新貌)“三件冬衣”解码浙江服装产业之变

人形机器人是实体人工智能系统的终极表现形态,它不仅具备多模态感知和理解能力,能够与人类自然互动,还可以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决策和行动,并有望在未来应用到更多复杂的工作场景中。

田间光影绘丰年 广西举办稻渔丰收节活动

手术完成后,李先生的室速症状已消失,恢复良好。待心肌活检报告出来后,将结合心肌病变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案,降低室速复发概率。(完)

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:铭记历史,开拓前行

福建于9月16日11时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。要求沿海各地各有关部门密切监视台风“普拉桑”动态,强化组织指挥,扎实做好防御工作。

专案组调查发现,2023年3月以来,犯罪嫌疑人王某某、张某某夫妻为谋取非法利益,在青海省西宁市租用厂房设立生产黑窝点,从当地购进大量猪肉干,雇佣范某某、胡某某等人切割、称重、封装,冒充牛肉干在网络电商平台进行销售,合计销售金额500余万元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